8000亿投资血本无归,带血的P2P让多少家庭午夜梦碎?
2020-08-29 08:09:07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
以下文章来源于快刀财经 ,作者快刀财经编辑部


  

如今,P2P行业已是末日黄昏,但被坑的投资者们仍在苦苦追寻着他们的血汗钱。


  作者:果子离

  来源:快刀财经(ID:kuaidaocaijing)

  最近,汪涵、杜海涛和杨迪等艺人的日子并不好过,因为早前曾给P2P产品代言或宣传,而被网友们“声讨”。事实上,明星因为P2P代言而“阴沟翻船”的案例,在这几年屡见不鲜。


  ▲汪涵代言“爱钱进”被声讨

  P2P平台风靡全国的那几年,老百姓们在大街小巷讨论着利润可观的年化利率。上岁数的阿公阿婆,甚至从床底掏出自己的养老金毫不犹豫地投进了各大平台,海量的资金涌进P2P市场,一时之间好不热闹。

  从动辄10%-60%的高额年化利率,到全面取缔清退,P2P不过花了14年时间。巅峰时期五六千家的P2P平台如今仅剩29家在运营,而投资人还有8000亿出借资金没有回收。老百姓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血汗钱血本无归,昔日狂欢只剩下一地鸡毛。

  带血的P2P,余毒犹存!

  01

  P2P的疯狂岁月

  所谓的P2P模式,又名peer to peer,即点对点(个人对个人)借贷。

  中国的P2P模式,源于孟加拉国“小额信贷之父”穆罕默德·尤努斯。尤努斯教授在1983年创办了格莱珉银行,将钱以小额没有任何抵押的方式发放给贫困国家的妇女,以此帮助他们摆脱贫困。其初衷是建设一个没有贫困的社会,使儿童能获得受教育的资格。


  ▲诺贝尔奖得主穆罕默德·尤努斯

  这种无抵押的小额信贷模式,乘着互联网的春风迅速在中国生根发芽。2006年,受“格莱珉模式”启发,北大高材生唐宁在200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P2P公司宜信(另一说是拍拍贷),成为中国第一个“吃螃蟹的人”。

  P2P的模式并不复杂。作为互联网信贷中介,P2P平台将投资人的资金汇集,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群,主要以收取服务费盈利。


  ▲唐宁2006年创办宜信

  这一年,尤努斯斩获诺贝尔和平奖,其“小额信贷”的理念广为流传,收获了不少中国信徒。这其中除了唐宁,还有一个名叫顾少丰的年轻人。

  毕业于上海交大的顾少丰曾在微软全球技术中心任技术主管,2006年创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播客聚合平台——菠萝网,但创业并不顺利。受尤努斯启发,顾少丰关闭菠萝网,并在2007年创办拍拍贷,全面介入小额借贷项目。

  这期间,红岭创投、人人贷、陆金所、团贷网等国内第一批P2P平台相继出现。

  事实上,当时P2P平台的出现恰恰解了一部分小微企业老板的资金之困。

  在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兴起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一些小微企业以及个人想要在传统正规的渠道借款,需要经过繁琐的流程。而通过高利贷等其他渠道私下借款,借贷成本又很高。

  P2P的出现扮演着“月老”的角色,通过互联网简化了借款人与借款企业之间复杂的借款流程,撮合个人与小微企业,为解决“融资难、借款难”问题提供了更便捷的资金支持。

  另一厢,相比1.5%左右年利率的银行定期存款,动辄10%-20%年利率的P2P产品无疑更有吸引力。大江南北的广大投资者嗅到赚钱的气息,自然闻风而至,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动P2P平台的成长。

  随着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浪潮的兴起,那几年互联网金融成为创业风口,而P2P也被树立为典型,各地P2P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。2013年,全国几乎每天都有1-2家平台上线,全年P2P平台数量多达800家,业内总交易额超1000亿元,贷款存量近270亿元。

  P2P的暴利,让各路资本颇为眼馋。在随后的两三年时间里,银行、互联网巨头、草根玩家纷纷入场,企图从中分一杯羹。到2016年,国内的P2P借贷平台已经超过5000家。

  在欢呼声中,P2P迎来“高光时刻”。

  02

  e租宝暴雷

  小微企业通过P2P平台如愿借到钱,老百姓通过P2P平台赚取高额的利率,一切看起来“其乐融融”。

  然而,看似歌舞升平的P2P行业,底下却是暗潮涌动。

  急剧爆发的P2P吸引了各路资本进入,由于缺乏必要的行业门槛,整个P2P圈内鱼龙混杂。一些民间高利贷平台披着P2P的外衣高调入局,甚至还有一些庞氏骗局利用“假标的”大行其道,行业乱象丛生。

  在唐宁、顾少平忙着扩张宜信、拍拍贷业务时,丁宁在安徽蚌埠成立了他人生的第一家五金器材公司。

  没人会想到,这个从安徽工贸职业学院休学的男子,会以这家五金公司为起点,10年后搅动互联网金融的“一波春水”,引爆P2P行业的第一声惊雷。

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,五金生意并不好做,艺高人胆大的丁宁开始考虑转型。金融行业的暴利吸引了丁宁的目光,很快他就组建钰诚集团,自任董事长。而在钰诚集团这个百亿“庞然大物”中,e租宝无疑是知名度最高,也是最为臭名昭著的。


  “e租宝”是“钰诚系”下属的金易融(北京)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网络平台。2014年2月,钰诚集团收购了这家公司。

  同年7月,该平台更名“e租宝”后高调亮相,打着“保本保息高回报!”“1元起投,随时赎回,高收益低风险”的口号,向社会不特定群众推出多款理财产品,承诺投资的固定年化收益率为9%至14.6%,大量吸收公众存款。


  ▲“互联网金融业第一美女总裁” 张敏

  深谙营销之道的丁宁,适时将自己的“左膀右臂”张敏推向前台。2014年以来,e租宝豪掷千金,为张敏打造“互联网金融业第一美女总裁”的形象。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,这位美女总裁先后登上央视、北京卫视、安徽卫视等各大媒体。

  高额的曝光,带来高额的回报。

  事实上,广大三四五线的老百姓并不善于分辨一个投资平台的好坏,他们更愿意相信媒体、名人的背书站台。有了央视、北京卫视等正规媒体的背书,e租宝迅速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信赖,不明真相的投资者陷入e租宝精心编织的“财富谎言”中。

  尝到甜头的丁宁、张敏“依法炮制”,继续加大品牌推广的投入。中金网的资料显示,那几年,e租宝在媒体的宣传营销可谓铺天盖地,累计在央视投放广告费3102万元,北京卫视2454万元,江苏卫视1440万元,东方卫视1479万元,天津卫视1440万元,总计9915万元。而湖南卫视、浙江卫视、安徽卫视这3家地方卫视,每家预计至少1500万元。

  然而,这个神话在2015年12月16日戛然而止。因涉嫌集资诈骗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,e租宝被立案侦查,丁宁、张敏等人锒铛入狱。


  ▲e租宝实控人丁宁锒铛入狱

  e租宝“东窗事发”后,民众才恍然大悟,这个“金融怪兽”是个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。在非法吸纳的700多亿资金中,除了一部分用来“拆东墙补西墙”还本付息外,剩下绝大部分被丁宁用在个人挥霍。对于关系暧昧的张敏,丁宁是花钱不眨眼,1200万的粉钻戒指、5000万的绿色翡翠说送就送,就别提还有5.5亿现金……

  凭借着高额收益的诱惑,年仅33岁的丁宁,在不到2年内非法集资金额762亿元、受害投资人数高达90万,遍布全国31个省区。


  ▲e租宝资产清单

  丁宁掌控下的“钰诚系”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,涉及投资人众多。为了毁灭证据,他们将1200余册证据材料装入80余个编织袋,埋藏在安徽省合肥市郊外6米深的地下。为了破案,专案组动用两台挖掘机,历时20余个小时才将其挖出。

  值得警惕的是,e租宝并非个案。仅2015年歇业、停业的P2P平台就占据了行业的1/3,其中恶意跑路和诈骗的更是不在少数。自此,P2P的安全问题,让监管层面不得不重视起来,一系列监管政策相继出炉。

  03

  彻底取缔清退

  2015年注定是疯狂的一年。P2P网贷行业上演了一场“一半海水,一半火焰”的大戏。

  一方面,e租宝的轰然倒台,引发了中国P2P行业的第一波“雷潮”。从2015年年底,近1000家P2P平台倒闭、跑路,持续近一年时间。2016年10月13日,中央连发7文,全面整治互联网金融行业。

  另一方面,e租宝的倒台并没有浇灭P2P的热潮。宜信在唐宁的指挥下一路高歌猛进,旗下的宜人贷2015年12月在美国上市,荣升中国金融科技第一股。

  2017年更是掀起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上市潮。这一年,趣店(原趣分期)、拍拍贷、融360、和信贷、乐信等互联网金融公司先后上市,通过P2P创业实现财富自由的“人生赢家”比比皆是。


  ▲拍拍贷上市

  彼时,中国正处在双创的浪潮之中,海量的资金从看不到希望的O2O行业抽身,转身又扎进了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。丰厚的利润,让各路玩家杀红了眼,全国P2P网贷平台的数量继续呈井喷状态。

 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,唐小僧、钱宝网、雅堂金融和联璧金融,并称“四大高返平台”。10%的P2P年化利率已经是“烂大街”的玩意,这四家P2P平台甚至打出了40%以上年化利率,吸引不懂行的散户投资。

  当时的场景有多疯狂?唐小僧曾在微信群里推送一波收益率高达40-60%的高返利广告。形似微商传销的钱宝网也曾提供一款名为“QBII任务—雷神空天”的投资项目,年化利率高达43.6%。雅堂金融、联璧金融也“不甘人后”,开出的年化利率让人难以抗拒。

  然而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
  正如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所言:“收益率超过6%就要打问号,超过8%很危险,超过10%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”。

  看到40%以上利率便忘乎所以,不去细究网贷平台运营情况的普通投资者,注定要为他们的盲目投资而埋单。

  2017年年底,钱宝网实际控股人张小雷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,由此拉响了P2P第二波“雷潮”的警报。截至2017年年底,全国网贷平台总数5382家,其中问题平台数量多达3631家,占比67%,比例之大让人触目惊心。


  ▲钱宝网实控人张小雷主动自首

  到了2018年,P2P行业的情况更糟糕。雅堂金融宣布主动退出P2P。唐小僧因涉嫌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”被立案调查,累计交易额超过750亿元。

  据网贷之家数据,2018年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达到80家,其中问题平台63家,停业平台17家。7月,P2P“爆雷潮”超过40家,其中包括四家交易规模“百亿级”的大平台:钱爸爸(300亿元)、牛板金(390亿)、银票网(140亿元)、投融家(103亿元)。

  早在2016年,监管层就曾出台相关文件,给足了P2P平台时间,意图鼓励P2P平台走上正规化的道路。但多年过去了,P2P行业并没有好转,龙蛇混杂的网贷平台反复上演着“庞氏骗局”,愈演愈烈的跑路、倒闭潮,让监管层为之震惊。

  当耐心被消耗殆尽,真正的铡刀便开始落下。

  2019年1月,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《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》,明确了此后以引导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。从“能退尽退,能关尽关”这句话,就能看出监管层面对P2P的态度。


  湖南、山东、重庆、广东……全国各地接连开展了取缔P2P网贷业务的工作,数以百计的P2P平台被整治清退。

  在刚过去的8月14日,郭树清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,网贷平台从最多时的五六千家到2020年6月底只有29家在运营,专项整治工作可能年底就会基本结束,转入常规监管。而出借人的资金还有8000多亿没回收。


  回首P2P这14年的发展历程,那些爆雷P2P平台的问题大同小异:发放假标劣标、平台自融、缺乏自主造血能力……一些平台借“0元购”概念大搞网络传销,长期将短期借款资金与长期投资资产错配,甚至垒起“借新还旧”的庞氏骗局……

  如此低劣的欺骗行径,注定持续不了多长时间。自2016年起,全国的P2P清退潮来临,数以千计的P2P平台跑路停业,大量的P2P平台被取缔,一个金融时代宣告终结。在坠落与倒闭间,上万个家庭午夜梦碎,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。

  如今,P2P行业已是末日黄昏,但被坑的投资者们仍在苦苦追寻着他们的血汗钱。

  (文中配图,均源自网络)

  参考资料:

  1. 投资界-渐渐埋葬P2P

  2. 猛哥-邪不压正:于无声处听P2P爆雷

  3. 央视新闻-郭树清:仅有29家P2P平台在运营 专项整治年底或基本结束

  写在最后:各位朋友,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,快刀财经部分文章被官方自行删除。现在我们做了另一个有特色的公号,会将不少深度原创分流过去。为防失联,可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备用号,篇篇也都是精品。


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:36氪、虎嗅网、钛媒体、i黑马、品途网、商界、趣头条、砍柴网、梅花王、艾瑞专栏、亿欧网、创业邦、知乎、雪球、今日头条、百度百家、界面新闻、一点资讯、网易号、搜狐自媒体、凤凰网、新浪财经头条、新浪看点、UC大鱼号、天天快报、企鹅自媒体、投资界、思达派、猎云网、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。

  商业快媒体、思维孵化器、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。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。有趣、有料、有态度,加入我们,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。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、社群电商、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