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共享单车的使用看技术创新背景下公民文化素养的提升
2018-10-15 11:42:27
  • 0
  • 2
  • 2

作者:许德雅 

来源:学刊微观 

本文原载于《西部学刊》2018年第6期

摘要:在技术创新的背景下,共享单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公众短途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颇受社会各界欢迎。在资本力量的助推下,共享单车被投放到市场上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,但与共享单车相关的不文明行为也层出不穷,考验着公众的公共文明素养。本文借助成本与收益理论、破窗理论等对使用共享单车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分析,试图找出其背后的发生机理,并探讨利用技术创新的力量来构建社会征信机制,强化社会公共道德建设,营造公共文明环境,从主观上倒逼公民行为自律,从客观上引导公民遵守公共道德。

关键词:技术;创新;共享单车;文明素养;提升

中图分类号:F572 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CN61-1487-(2018)06-0082-04

随着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,共享单车应运而生,有效地解决了用户短途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,成为方便快捷、绿色环保的代名词。共享单车使用方便,即拿即用、即停即放的无桩式停放模式,以及低廉的租金赢得了人们的青睐。据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》显示,2016年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425.16万人,预计2019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将达1026.15万人,[1]可见,共享单车已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。然而,共享单车的公共属性也在考验着公众的公共文明素养。围绕共享单车就出现了多种不文明行为,且经常被媒体曝光,甚至共享单车还被看作公共文明素养的“照妖镜”[2]。在这种背景下,分析使用共享单车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机理,探究公民文明素养提升的实施路径是学界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。

一、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

共享单车是技术创新催生出的一种新的经济业态,是共享经济的有益尝试。[3]在适应这种新鲜事物的过程中,出现了很多不文明行为,甚至是违法行为。

一是“独享”共享单车。共享单车是一种公共资源,然而总有一些使用者为了方便自己,达到“独享”单车的目的,或私自加锁,或把单车私藏起来,或者涂改二维码,甚至还有人改装喷漆,把共享单车变成自己的“私家车”。据腾讯企鹅智酷2017年发布的共享单车数据报告显示,ofo和摩拜单车用户举报违停(如停在校外/小区里等)的比例分别为18.9%和13.2%;[4]天津一家名为无锁小绿车的共享单车公司2016年11月在天津投放15000辆单车,一月后单车损失率约为20%;[5]共享单车品牌悟空单车在重庆投放了1.2万辆单车,运营时间仅6个半月,竟然有90%的单车被盗,最后公司以倒闭告终。[6]

二是蓄意破坏共享单车。由于共享单车停放分散,且无人看管,就给破坏者以可乘之机。破坏共享单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,拆卸车辆、偷盗车辆零部件、将车辆挂在树上、将车辆推到河里、焚烧车辆……据腾讯企鹅智酷2017年2月份发布的共享单车数据报告显示,ofo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高达39.3%,摩拜单车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也有26.2%。[4]另有数据显示,摩拜单车在上海的损坏率超过10%,ofo单车在杭州的损毁率近5%,[7]永安行单车在温州的损毁率也近10%[8]。

三是无序停放共享单车。无桩共享单车本意就是方便用户,可以自由停放在目的地附近,无需归还至指定地点。但这也给少数不自觉者提供了乱停乱放的机会,他们不愿意花时间认真摆放单车,以至于有人将共享单车停放在机动车道上、人行道上、盲道上、绿化带里、商家门前,甚至广场上、小区里等等。被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,既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,又影响市容市貌。据《中国改革报》报道,2017年1月17日,南京中心城区新街口的近600辆单车被管理部门拖走,酷骑单车在天津以违规“占路运营”被综合执法通告。[9]

四是用车者不遵守交通规则。一些共享单车用户不遵守交通规则,违规骑行,强占机动车道、逆向行驶、闯红灯等现象较为普遍,甚至还有人将共享单车骑上了高架桥,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,而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。更有一些共享单车用户被交警拦下时,往往选择弃车逃走,以逃避责任、躲避处罚。

二、使用共享单车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分析

围绕共享单车出现的不文明行为,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产生的原因,笔者从成本与收益理论和破窗理论两种视角,来分析这些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机理。

(一)成本与收益理论及其对使用共享单车不文明行为的分析

成本与收益理论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学理论,成本是指为获得某种收益而必须为之付出的代价,收益则指因为前者的投入而获得的利益。收益大于成本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基本出发点,也是人类社会首要的理性原则。

成本与收益理论认为,一个理性的人在做成一个行动之前都会作成本与收益的综合考量。由共享单车而引发的不文明行为,通常也是行为人一种理性的选择结果,是其在充分考虑不文明行为的成本与收益,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选择。其中,不文明行为成本主要包括经济、时间等直接成本,信誉、道德等间接成本,以及被处罚等机会(风险)成本;不文明行为收益就是行为所获得预期想得到的东西,包括经济上、时间上、情感上的收益。不文明行为的动机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,可以认为,当收益大于成本时,行为人才可能产生行为动机,不文明行为才有发生的可能性,这也是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。

按照上述理论,一部分用户“独享”单车,本质上是“贪占小便宜”的心理在作祟。这种不文明行为获得的收益是单车的长期使用权;而花费的成本主要有私锁、喷漆等经济成本,涂改二维码、私藏单车的时间成本,被舆论谴责的道德成本,以及被发现可能会扣除的信誉积分或法律的制裁等机会(风险)成本。其中,在城市“陌生人社会”环境中,公共道德的约束力有限,道德成本较低;由于技术原因和管理上的缺陷,“独享”单车被发现遭受处罚的几率也很小,机会(风险)成本不大。因而,这些人认为不文明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,不惜背负道德舆论的谴责,甚至冒着被发现可能遭受法律制裁和信誉受损的风险,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。

蓄意破坏共享单车的不文明行为在各个城市也不同程度存在。破坏者的心理动机也是多种多样,黑车司机和单车租赁者认为共享单车抢了其生意,偷盗车辆零部件的是图财,将车辆推到河里、挂到树上,甚至焚烧车辆的,可能是图个乐,或是拿共享单车发泄情绪等等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,即破坏共享单车都是选择相对偏僻的地方,或夜深人静的时候,所以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在尽量降低道德成本和遭受处罚的机会(风险)成本,利用时间成本来获取他们预期的经济和情感上的收益。

无序停放共享单车、不遵守交通规则等,也都是行为人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,认为道德成本和信誉成本较低,对其本人影响有限,即便被抓,也可以弃车开溜,逃避处罚的机会(风险)成本微乎其微,而“方便”“省事”“省时”等时间和效率收益更具体,更有吸引力。

由此可见,上述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根源在于行为人的行为收益大于行为成本。而在不文明行为成本中,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相对较低且固定,而作为变量的道德成本、信誉成本在目前环境中影响力很小。

(二)破窗理论及其对使用共享单车不文明行为的分析

破窗理论原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,是由美国预防犯罪学家乔治·凯林和詹姆斯·威尔逊所提出。该理论认为如果一幢大楼的一扇窗户遭到破坏而无人修理,就会被误认为整栋大楼都无人管理,从而得到可以任意破坏的暗示,紧接着就会发生一系列犯罪行为。破窗理论说明人们的心理很容易受到来自环境的暗示和诱导,尤其是不良现象被放任,会诱使人们仿效,甚至变本加厉。

按照“破窗理论”,由共享单车而引发的不文明行为,往往最初都是偶然或个例,在“第一扇窗”被“破”之后,由于没有被及时制止、纠正或纠正不力,则向社会传递一种错误信号,即表明该区域共享单车管控力较弱,或者人们能容忍这种行为,随后不文明行为就有可能被仿效,最后成为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。

由此可见,社会环境很重要,对不文明行为的容忍度是进一步加剧不文明行为的重要诱因,政府和共享单车企业粗放式的管理营造了不文明行为发生的土壤,从而成为不文明现象扩散的重要因素。当然,还有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,比如作为一种新生事物,共享单车科技含量低,企业管理粗放,政府在城市和交通规划中对慢行交通系统考虑不够等。

三、技术创新背景下公民文明素养提升的实施途径

近年来,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,对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共享单车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,满足了公众出行需求,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,在构建绿色出行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然而,伴随共享单车“野蛮生长”而出现的不文明行为,也进一步折射出科技含量的不足,以及对技术创新的强烈需求。利用技术创新,提高不文明行为人的行为成本,尤其是道德、信誉和机会(风险)成本,让文明行为成为骑车用户的内驱力,同时利用技术创新营造对不文明行为零容忍的社会环境,用环境影响人、塑造人。

(一)技术创新背景下建构社会征信系统

建构社会征信体系,是社会赋予共享单车企业的一项职责,也是它内在的经济需求。很多共享单车企业在上线之初就已经建立了信用积分系统。比如,摩拜单车的信用积分系统就规定每个用户默认100分信用分为起始分,正常骑行1次加1分,举报违停加1分,而违停1次减20分,交警要求靠边停车或对车辆拦截弃车逃走1次减100分,经交警判定违反交通规则且核实无误者,扣至0分,加私锁扣至0分,未经授权改装车辆扣至0分等等;信用分低于80分时,用车单价将会上涨,信用分降为0分,用户账户将被冻结,将无法使用共享单车等等。ofo小黄车等其他共享单车品牌的信用积分系统也大同小异。ofo小黄车、永安行、优拜单车、骑呗单车、funbike单车等阿里系的共享单车则对接了芝麻信用平台,实行信用抵押金,彰显了信用积分的作用。同时,这也是对共享单车用户的一种行为约束,信用积分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产生影响,使共享单车的征信体系更加丰富和立体。

为了进一步推动和规范不同共享单车品牌的征信体系建设,真正实现信息共通、共用、共享,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5月18日与摩拜、ofo等10家主要共享单车企业签署信用信息共享协议,未来将通过加强信用信息共享、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,对严重违法失信者,限制使用共享单车。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人,可以优先使用或者提供免押金等便利服务。[10]5月22日,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宣传部、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委发布了《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,进一步明确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建立用户信用基础数据库,将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,并定期推送给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。鼓励共享单车企业组成信用信息共享联盟,建立用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。[11]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的这项政策出台前后,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推动共享单车征信机制建设工作。据媒体报道,南京从5月15日起开始实施共享单车信用共享机制,交警部门与8家共享单车企业建立共享单车用户的信用共享数据机制,用户出现不文明行为,即会被共享单车企业根据情况扣减信用分,同时增加其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。一旦用户被列为交通违法失信人员,各共享单车平台均对其停止注册、使用,而且交警也将暂停办理其车管业务,并将其纳入市民征信系统,让失信者付出巨大的信用成本。[12]

由此可见,借助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征信系统,是共享单车企业提高用户信誉成本,提升公众文明素养的有效途径。一方面要建立守信奖励机制。共享单车企业可以按照信誉等级来分段计价,信用分越高,收费标准越低,或用信用免除押金,或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等,从而降低其经济支出成本,让守信者得到一定的奖励。另一方面要建立失信惩戒机制。同样,按照信誉等级分段计价,信用分越低,收费标准越高,直至禁止其注册、使用共享单车,让失信者增加经济支出成本。除此之外,共享单车的征信系统要接入社会信用体系,当用信用积分影响出行、购物、看病、金融等便民服务时,每个人都会重视信用,就不会轻易对共享单车做出不文明行为了。

(二)技术创新背景下“共享”公共道德

在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,公共道德的约束力相对有限,道德成本偏低是共享单车遭受不文明待遇的另外一个原因。依托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创新,按照区域定期评选出骑车用车的“道德模范”,统计出有不文明行为的骑车用户,并适时通过共享单车品牌的官微、APP或地方新闻客户端等推送给特定区域用户,对“道德模范”给予表彰,同时给予免费骑行时间,或奖励打折骑行优惠券,亦或现金红包等物质性奖励,用以弘扬社会公共道德;对不遵守公共道德者则给予舆论谴责,必要时引入黑名单制度,增加不文明者的道德和经济成本,减少不文明行为收益。

面对共享单车使用中的“破窗”现象,我们要对不文明行为“零容忍”,借助外力来倒逼个人自律。零容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,更应该成为一种政策导向和行动。利用技术创新构建一套完整而有效执行的规章制度和用车规则,并建立一个用户广泛参与的监督网络——“共享单车猎人”队伍,即由专门举报违停、破坏共享单车等不文明行为的人组成。借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,用信用积分、现金红包等形式的奖励,吸引更多的人加入“猎人”队伍,激发“猎人”的积极性,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,这也是增加不文明行为者道德成本的有效手段。

(三)技术创新背景下营造文明环境

针对共享单车的不文明现象,除了公众的文明素养之外,也与共享单车本身的科技含量不高有关。借助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,提升共享单车科技含量,实施精细化管理,有助于营造文明用车环境,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预防恶意损毁单车、解决乱停乱放等问题。

一是提升共享单车技术含量,减少对车体的人为破坏。通过技术升级、技术创新,增加共享单车车体的科技含量,比如车座不能拆卸或很难拆卸,二维码防刮,车锁智能,轮胎实心或防爆,链条隐藏或无链条等,从而不给破坏者制造破坏的机会和环境。

二是提升导航和定位系统的技术含量,减少僵尸单车。创新共享单车的导航和定位系统,方便共享单车用户定位周边的单车,用技术力量来引导公众使用共享单车接力公共交通工具。同时,借助红包、信用奖励的办法吸引注册用户将停放在偏僻处的单车骑出来,或者由单车企业工作人员定时清理那些长期无人使用的共享单车,以减少“僵尸单车”的存在。

三是增加计时系统的技术含量,减少乱停乱放。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创新,按照相关部门的交通规划进行环境设计,用设立共享单车智能停车桩、地面电子围栏等划出停车区域,用计时技术来约束共享单车用户规范停车,减少乱停乱放的行为。

参考文献:

[1]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[EB/OL].艾媒网.

http://www.iimedia.cn/45424.html.

[2]共享单车,真是一面国民照妖镜[EB/OL].网易.

http://money.163.com/17/0217/14/CDFV6NSC002580S6.html.

[3]成言.让公德成就善行——关于共享单车的道德思考[J].环境,2017(2).

[4]企鹅智酷.共享单车数据报告:解读摩拜与ofo们的用户与未来[EB/OL].腾讯网.

http://tech.qq.com/original/archives/a128.html.

[5]陈康,景丽丽.共享单车乱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[J].经贸实践,2017(3).

[6]杨缘.中国共享单车遭遇失窃难题[EB/OL].FT中文网.

http://www.ftchinese.com/story/001073152.

[7]王光荣.共享单车的交通价值与发展路径[J].城市,2017(4).

[8]共享单车遭遇多种人为破坏 永安行单车损毁率已近10%[EB/OL].浙江新闻网.

http://zj.zjol.com.cn/news/635783.html.

[9]何玲.共建诚信共享“骑”迹[N].中国改革报,2017-2-7.

[10]发展改革委介绍宏观经济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[EB/OL].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.

http://www.gov.cn/xinwen/2017-05/19/content_5195112.htm#1.

[11]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[EB/OL].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.

http://zizhan.mot.gov.cn/zfxxgk/bnssj/dlyss/201705/t20170521_2206670.html.

[12]景明.南京实施共享单车信用共享机制 首次曝光失信者[EB/OL].央广网.

http://china.cnr.cn/ygxw/20170515/t20170515_523755452.shtml.

基金项目:湖南大众传媒学院院级立项课题《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创新研究》(14YJ31)阶段性研究成果;湖南省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立项课题《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》(XJK016CDY001)阶段性研究成果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