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享充电宝“伪风口”一语成谶,上演兵败如山倒
2017-10-15 17:40:49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作者:木木 

来源:业界风云汇

共享经济近两年可谓热得烫手,风口之下各种共享产物层出不穷。其中有较为成熟的共享单车,也有不靠谱的共享马扎,还有介于两者之间一直争论不休的共享充电宝。

此前,共享充电宝曾因两位互联网风云人物的赌约而火极一时,入局玩家越来越多,随之而来的质疑声也是不绝于耳。10月11日,乐电宣布停止运营,把共享充电宝再次推上舆论风口,众多业内人士从此窥得共享充电宝行业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垂死之地,伪风口之内的现存玩家也多处于挣扎脱身之际。

一度繁荣

2016年11月,艾媒咨询发布了《2016年中国互联网“共享经济”研究报告》,数据显示在共享单车的带动下,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450亿元,受调查的网民中仅有2%表示不愿意参与共享经济活动,可见共享经济已经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。

风口之下,各行各业都开始与共享经济寻求结合,共享充电宝应运而生。

街电、小电、来电、Hi电等玩家相继涌入,竞争激烈丝毫不亚于当时的共享单车颜色大战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今年3月31日以来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共享充电宝行业就出现了10起典型的融资事件。分析师指出,2016年我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为0.32亿人,资本疯狂追逐下,有调研机构预计这一数字在2017年将出现爆炸式增长。

BAT似乎也十分看好共享充电宝这一新兴事物,纷纷寻求合适项目入局。4月10日小电科技完成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,腾讯就在投资方之列;腾讯快速入局后,阿里巴巴也有了动静,旗下芝麻信用开始与来电科技展开战略合作。

玩家涌入、资本追逐,站在风口之上共享充电宝飞了起来,但真正让其火到妇孺皆知的事件,当属陈欧与王思聪的“吃翔”赌约,陈欧投资的街电也顺势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佼佼者。据陈欧所讲,3个月的时间,街电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80%。

日暮穷途

然而,令所有玩家和投资者都没想到的是,共享充电宝行业一片繁荣过后随即迎来腰斩。

8月,已获得过亿融资的共享充电宝企业Hi电被爆出变相辞退员工。其公司多名员工反应在未经沟通的情况下收到了《员工调岗通知书》,被从深圳调到新疆、从武汉调到云南等等偏远地区,并且薪资都被降至税前1800元/月,这种软裁员的方式引得外界猜疑四起,唱衰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声音开始出现。

10月11日,杭州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于微信公众号正式宣布停止项目运营,回收所有投放的充电宝设备,并提醒用户及时提现押金。众多媒体报道此事,红极一时的共享充电宝行业终现企业退出,业内人士也多表示此前的虚假繁荣已不复存在,共享充电宝已日暮穷途。

实际上,投资者也早已嗅到危险气息并有所行动。有媒体报道称,海翼股份作为街电的控股方,正在一步步将街电转手甩出。经过数次转让股权,至5月19日海翼股份对街电的控股比例已由46%降至18.4%,9月29日海翼股份又以48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抛售手中街电15.236%的股权。

俗话说站在风口之上,猪也能飞起来。然而飞得越高,风停后摔得也就越惨。此前疯狂为街电打call的陈欧,近日也冷静了许多,其微博已有一月未提“街电”二字,也不知其与王思聪的赌约是否还作数。

病根所在

颇有昙花一现意味的共享充电宝,为何命运至此?有业内人士分析,共享充电宝自出现以来就伴随着真需求还是伪风口之争,现在大势来看,更偏向于后者。

分析师指出共享充电宝行业因其成本门槛相对于其他共享产品较低,而且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开来,充电又是刚需,所以一夜之间遍地开花。但这并不能掩盖其行业发展尚不成熟,自身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。

据艾媒给出的共享充电宝市场调研报告,用户认为共享充电宝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归还不便、充电宝质量无保障以及租赁费用高等方面。众多网友不看好共享充电宝的原因是,缴纳的押金已经足够自己买一个品牌充电宝了,在部分网点覆盖密集度不足的地区,借取归还也是费时费力。

此外,越来越多的公共场合开始推广免费充电的公益项目,日常生活中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场景一般也都可找到替换解决方案,加之各手机厂商也一直在做续航方面的努力,未来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频次将不断降低。

另有业内人士指出,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不成熟还表现在规范缺失之上。以行业领头者街电为例,就曾因专利侵权被同行来电告上法庭。上个月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在郑州启动的“规范共享充电行业,整顿知识产权侵权”活动中,街电铺设的多处网点也都惨遭查封。

除专利纠纷外,共享充电宝的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。共享充电宝行业至今未有统一的生产标准,近年来频发的电池事故令部分用户对充电宝的稳定性心存疑虑。此外,还有媒体报道称,共享充电宝安全性较低甚至会泄露用户身份信息,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双重门槛将不少用户挡在了门外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